时间:2022-08-25 00:39:55 | 浏览:955
韩国人气明星李敏镐和金高银主演的一部关于平行世界的韩剧目前正在热播中,事实上,平行世界可能不只存在于科幻剧中。
资料图,新华社供图
据《纽约邮报》5月19日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一组科学家在南极发现了疑似平行世界存在的证据,这可能是同在宇宙大爆炸之时形成的、物理规则正好同我们相反的一个镜像世界。
平行世界的概念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流传,但大多是出现在科幻电影和漫画中。然而,NASA一个宇宙射线监测实验发现了一些可能来自平行世界的粒子。
实验中,专家们使用一个巨型气球将NASA的南极脉冲瞬变天线(ANITA)吊上极地的高空。在这里,寒冷、干燥的空气提供了一个没有无线电噪声干扰的完美实验环境。科学家们发现,一股高能量粒子“风”一直从外太空抵达地球。
据悉,质量接近零的低能量的中微子可以完全穿透地球,但高能量物体则会被地球上的固体挡住。这意味着高能量粒子只能从太空中“下来”而被监测到。然而,NASA科学家们的ANITA监测到的被称为中微子的粒子,却是从地球“往上行”的。这一发现说明,这些粒子实际上是在时间维度上往回穿越的,可能就是平行宇宙的存在证据。
ANITA调查员、夏威夷大学实验粒子物理学家皮特·戈汉姆教授指出,中微子可能出现这种表现的唯一方式就是,(高能量粒子)在穿越地球之前变成了一种不同类型的(低能量)粒子,然后又再穿越回去(变成高能量粒子)。
这种现象最简单的解释就是,138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形成了两个宇宙,包括我们生活的这一个,以及另一个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时间是回溯的宇宙。当然,如果在那个平行的世界里有任何居民的话,他们也会把我们的宇宙视为是时间回溯的那一个。
据科技杂志《新科学家》报道,那个平行世界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镜像世界,正的是负的,左是右,时间也是倒流的。此外,据《每日邮报》报道,那个平行世界是在收缩而不是在扩张,主要由反物质构成,而非物质。
皮特·戈汉姆教授描述了这一奇怪现象,并指出他和其他研究人员观测到了好些这样的“不可能现象”。不过,有些人对此表示怀疑,“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这些假说。”戈汉姆教授告诉《新科学家》。
“我们面对的要么是最令人激动的可能,要么就是最无聊的。”该实验的另一名研究人员易卜拉欣·莎法称。
皮特·戈汉姆教授称,他和团队正在进行数据分析,并在准备一份正式的研究论文。他相信,这是一项非常重大的发现,“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呈现,但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东西。”
如果人类接触到或发现了外星生命的证据,我们真的会意识到那是外星生命吗?其他星球上的生命可能与地球生命非常不同,以至于我们可能认不出它产生的任何生物特征。近年来,关于什么是生物特征以及哪些行星可能适合居住的理论发生了变化,进一步的转变不可避免。但我们真正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用目前最好的理论来解释已有的数据,而不是用我们还没有的未来想法。对于那些参与寻找外星生命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大问题。
正如美国宇航局咨询委员会的斯科特·高迪(Scott Gaudi)所说:有一件事我相当确定,那就是我现在已经在系外行星领域度过了20多年,…期待着意想不到的事情。但是,真的有可能“期待意想不到的事情”吗?从青霉素的发现到宇宙大爆炸遗留下来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许多突破都是偶然发生的。这些通常反映了代表相关研究人员某种程度的运气。当谈到外星生命时,科学家们认为“当我们看到它时,就会知道它”这一假设是否足够?
许多结果似乎告诉我们,期待意想不到的事情是非常困难的。认知心理学家丹尼尔·西蒙斯(Daniel Simons)说:我们经常错过我们没想到会看到的东西。西蒙斯因其在疏忽失明方面的研究而闻名,他的实验表明,人们如何能错过一只大猩猩在他们眼前猛击它的胸部。类似的实验还表明,我们对非标准扑克牌(如一张黑色的红心四人牌)是多么盲目。在前一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的注意力足够集中,就会错过大猩猩。在后一种情况下,我们错过了异常情况,因为我们有很强的预先预期。
例如,当科学家们第一次发现南极洲上空大气中臭氧含量较低的证据时,他们最初认为这是糟糕的数据而不屑一顾。由于事先没有理论上的理由预计会有一个洞,科学家们提前排除了它的可能性,所以科学家们他们想要再检查一遍,结果发现了。在寻找外星生命的过程中会发生类似事情吗?研究系外行星的科学家们,被大量可能的观测目标所淹没,争先恐后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过去的10年里,科学家们已经识别了四千多颗系外行行星,平均每天发现超过一颗。
随着美国宇航局的苔丝号系外行星探测器等任务的实施,这一趋势将继续下去。每一颗新的系外行星都具有丰富的物理和化学复杂性,很容易想象这样一种情况,科学家不会仔细检查一个被标记为“缺乏意义”的目标,但如果仔细分析或采用非标准的理论方法,就会认识到其重大意义。然而,我们不应夸大观察的理论性,在Müller-Lyer错觉中,一条以箭头向外结束的线,看起来比一条同样长箭头指向内的线要短。然而,即使我们确信这两条线的长度相同,我们的感知也不会受到影响,错觉依然存在。
同样,一位目光敏锐的科学家可能会在她数据中注意到:一些她理论告诉她不应该看到的东西。如果只有一位科学家看到了重要的东西,很快该领域的每一位科学家都会知道。历史还表明,科学家能够注意到令人惊讶的现象,即使是有偏见的科学家,他们的宠物理论也不符合这些现象。19世纪物理学家大卫·布鲁斯特(David Brewster)错误地认为:光是由沿直线运动的粒子组成。但这并不影响他对许多与光有关的现象观察,比如在压力下的双折射。
有时观察绝对不是充满理论的,至少不会严重影响科学发现。当然,科学家不能仅仅通过观察来进行研究,科学观察需要某种方式的指导。但与此同时,如果我们要“预料到意想不到的事情”,我们不能让理论严重影响观察到的东西,以及什么是重要的东西。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鼓励以布鲁斯特和过去类似学者的风格探索这些现象。研究宇宙在很大程度上不受理论的束缚,不仅是一项理论定律的科学努力,而且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研究工作。
轻蔑地将探索性科学描述为“钓鱼探险”的倾向可能会损害科学进步,因为我们不能事先知道我们会发现什么。在寻找地外生命的过程中,科学家必须保持彻底的开放心态。这意味着对非主流思想和技术有一定的鼓励。来自过去的例子表明,非主流思想有时会受到强烈的抑制。像NASA这样的太空机构如果真的相信,在寻找外星生命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期待意想不到的事情”,那么他们就必须从这样的案例中吸取教训。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今天获悉,在全球发生疫情的特殊情况下,广州白云国际机场2020年旅客吞吐量在全球机场的排位位居第一。根据2019年度全球客运前20名机场已经公布的数据,就2020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表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目前高过世
好消息!白云机场2号航站楼正式启用在即!新航站楼长啥样?有哪些特色和亮点?小布提前探营T2航站楼,马上为你揭开他神秘的面纱~↓↓↓提前探营T2航站楼T2航站楼位于1号航站楼的北面,保留了“白云”主题的弧线形主楼、人字形柱及张拉膜雨篷等特有元
白云机场有新"面孔"啦~广州白云机场2号航站楼钢结构网架现已全面合拢,外部工程基本完成。新航站楼有什么新面孔呢?容量为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新建办票值机柜台292个,登机桥92座,建筑面积超62万㎡。 停车楼22万㎡, 车位1556个
红酸枝是今年人们关注的焦点,不仅仅是因此交趾黄檀刷新了价格高度,更大的原因是东南亚的红酸枝已经靠不住了,需要另辟蹊径。看似很平凡的红酸枝,慢慢也变得稀缺,未来的红酸枝该何地取材? 在世界的范围内,红酸枝分布的不多,仅在东南亚以及美洲地区有
巴里黄檀(Dalbergia bariensisPierre ex Prain)隶属于豆科(Fabaceae),黄檀属主产于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和老挝,在红木木材市场上,巴里黄檀的俗称是花酸枝,简称花枝。在红木市场上,大部分厂家将它标注
【科学预防近视 看看眼科专家的建议】 01用眼注意劳逸结合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的时间,避免过多使用电子产品,即使是看纸质版的阅读物,也应该尽量缩短持续阅读的时间。向窗外远眺,多看看远处的物体和绿色的植物。视远与看近相结合,放松眼部肌肉,使眼睛
本文原创,版权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在我国,近视数量高6亿,几乎占据总人口的二分之一,而我国青少年的近视率已高居世界榜首。其中,我国初高中生以及大学生的近视率已经大于70%,这个数据还在陆续上升,而且趋近于小龄化,七八岁的儿童,已经开始
山西太原,中小学生在山西省眼科医院排队检查视力。光明图片/视觉中国河北邢台,小学生在做眼保健操。光明图片/视觉中国浙江杭州,暑假期间浙医二院眼科中心人山人海,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做视力检查。光明图片/视觉中国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
图/IC photo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10月14日是世界爱眼日,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
10月13日是今年的世界视力日。专家指出,近年来,青少年儿童近视、弱视、斜视等眼病高发,威胁儿童眼健康,亟待引起重视。保护青少年儿童视力需要家庭、学校、医疗机构形成合力,构建青少年儿童视力保护网。“儿童近视低龄化趋势让人担忧。”中南大学爱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