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5 00:46:01 | 浏览:890
“曼达拉效应”,说的是大众的集体记忆和真实发生的历史并不相符。如果要追溯这个概念的出处,这个概念很有可能是在2010年由一位喜欢超自然现象的博主菲安娜·布梅提出的。这位博主在她的文章中写到,在她的记忆当中,那个南非的黑人领袖纳尔逊·曼德拉,不是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逝世了?难道你们不记得了吗?他怎么现在还当上了南非的总统?
为此,菲安娜·布梅提出了一个假说,他认为曼德拉实际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在监狱中逝世了,但是未来的人可能穿越到了上世纪80年代,并且救了曼德拉,从而改写了历史。我们就处在一个被穿越者影响的平行宇宙当中。由于这个穿越者对于历史的改写并不够彻底。所以,有许多人还保留着曼德拉已经逝世的记忆。他把这个假说就叫做:曼德拉效应,并声称有几千人和他一样的记忆。
那真实的历史是如何的呢?
实际上,上世纪80年代曼德拉确实是在狱中,不过后来他被释放出来了,并且最终当选了南非的总统,而曼德拉也不是2010年逝世的,而是到了2013年才逝世的。
现实生活中的“曼德拉效应”“曼德拉效应”并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科学理论,而是一个超自然爱好者提出的假说,它讲的其实就是公众记忆和真实事件的偏差。近些年来,类似“曼德拉效应”的现象屡见不鲜,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我们可以来举几个例子。
比如,之前很火的电影,它原本的名字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可是很多人都记成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多说一句,这个连搜索引擎的智能推荐都是“记错了”。
再比如:动画片《宠物小精灵》当中,有一个动漫“皮卡丘“,你觉得比卡丘的尾巴上有没有一段黑色条纹?下图中左侧是皮卡丘,还是右侧?
很多人都会觉得是左侧的,但实际上“皮卡丘”的尾巴是没有一道黑色条纹的。动漫中容易记错的想象还有米老鼠,很多人记忆中的米老鼠是穿吊带裤的,但实际上它只穿了短裤。
我们再列举几个例子。著名的雕像《沉思者》,这个雕像的手是托着小巴,还是额头?用的是右手,还是左手?
很多人都会把这个雕塑的实际动作记错,实际上他是右手托着下巴,并且没有攥着拳头。
还有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的微笑》,图中的蒙娜丽莎嘴角到底有没有上扬?
很多人记忆中的蒙娜丽莎嘴角并没有上扬,而现实恰恰相反,蒙娜丽莎的嘴角是上扬的。
平行宇宙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很多,这些年尤为明显。那这种“偏差”真的是因为平行宇宙的存在吗?
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平行宇宙”到底是咋回事?
这个概念来自于量子力学的一个假说。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世界的物理学理论。上世纪20年代前后,科学家就发现微观粒子的物理规律和我们宏观世界是不一样的。他们会呈现出一个叠加态。具体的意思就是说,微观世界的粒子,如果你不观测它,它就会处于一种叠加态。
薛定谔曾提出了著名的“薛定谔的猫”就很好地讲述了叠加态。薛定谔的猫说的是一个密闭的容器里有一只猫,除此之外还装备了少量镭和氰化物。这个镭有50%的概率会衰变,一旦衰变就会释放氰化物毒死猫。
薛定谔认为按照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镭就是处于“既衰变又不衰变”的叠加态,于是这种猫也应该是叠加态,也就是“既死又活”的状态。但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既死又活”的状态。那么如果我们打开箱子(观测),按照量子力学的理论,这只猫要么死,要么活。那问题来了,假设猫死了,那“活”的状态去哪里?
许多科学家就曾经在思考这个问题,其中就有人提出了“平行宇宙”的概念,他认为凡是我们观测一次,就会产生平行宇宙,并不会有状态的丢失。就拿薛定谔的猫来说,有猫“活”的宇宙,也有猫“死”的宇宙。
不过,"平行宇宙"只是个假说,甚至都不是主流的假说,根本没办法证明真的存在平行宇宙。
那“曼达拉效应”到底咋造成的呢?
有一些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归结下来就是:人的记忆太脆弱了,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出现记忆偏差。这其实也源自于我们储存记忆的方式,是依靠大脑当中的神经元,通过神经元的连接结构来完成。而神经元本身就很容易出错,尤其是当人年纪大时,神经元会减少,记性就会变差。
这就使得一些错误的信息也可以在大脑当中构建出错误的记忆。所以,才使得很多口口相传的错误信息成为了很多人共同的记忆偏差,也就是说,我们是被我们的大脑所欺骗。
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在大厂蜂拥入局之下,元宇宙的概念快速引爆舆论场和资本市场。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元宇宙的投融资规模超过2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22%。而就在最近,国内 MR 厂商燧光科技宣布完成共计1.25亿元A4轮融资
作者:李安(中国传媒大学)、宿冉(北京时代大艺文创科技有限公司)从概念形成到观念传播,从技术驱动到资本介入,“元宇宙”堪称近两年来风头最健的话题。2021年甚至被称为“元宇宙元年”,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动作足以印证:2021年3月,元宇宙第一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丨首席商业评论,作者丨李佳蔓 蒋建伟 刘理泽“元宇宙”一词出自 1992 年的出版的《雪崩》这本科幻小说,在小说里,人类通过数字替身,在虚拟三维空间中生活,作者将人造的空间称为元宇宙。元宇宙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更像是一个
2022年的电影银幕和电视屏幕上,平行宇宙似乎成了一个最热的词。先是华裔影星杨紫琼的《瞬息全宇宙》,接着是卷福的《奇异博士2:疯狂多元宇宙》,现在又是大热荧屏的《天才基本法》。是的,这些年引领潮流的网络文学盛行穿越。
今天小编就整理了一组让人惊讶的“撞脸”照片,相似度之高甚至让人觉得,平行宇宙也许真的存在。记得有句话:世界上必定会有一个人,和你长得一模一样,只是很难遇到。1.照片中的两个人不但长得像,而且都叫威尔·韦斯特,当1903年威尔·韦斯特进入堪萨。
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以来,探索宇宙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学家希望破译宇宙的奥秘。科学家希望破译宇宙的奥秘。目前,我们观察和探索的范围还很有限,甚至毫无价值。
来源:专知【新智元导读】爱尔兰东南理工大学发表最新《人工智能和6G与元宇宙:基本原理、挑战和未来研究趋势》综述,39页PDF涵盖263篇文献。自从Facebook被重新命名为Meta之后,关于什么是元宇宙(Metaverse),它是如何工作
自50年代起,半个多少世纪以来人类寻找外星文明的步伐一直都没有停下来,可是不管人类怎么努力始终找不到外星生命,因此人类对于寻找外星人的态度有高涨转变为失落,甚至悲观的认为浩瀚的宇宙真的只有地球上有生命。不过,最近从来自加拿大的科学家不断的接
龙珠超中,第十一宇宙出现了托破这个后补破坏神。可在力量大赛上,除了托破可以变成破坏神形态之外,其他宇宙中就没有出现破坏神。可见在其他宇宙当中除了第十一宇宙之外,就没有其他后补破坏神了。然而不出现不代表没有,在悟空所在的宇宙,维斯就曾问过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