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5 00:37:37 | 浏览:6517
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发展,历史上也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尝试一些全新的科学实验。物理学作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武器”,其中所包含的理论曾刷新过多次人类对于世界的看法。
对于物理学家而言,每一次实验的开展就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他们既能够通过物理实验看到不一样的物质世界,同时也能够为我们带来全新的物理理论。
而双缝干涉实验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物理实验,与其他的实验不同,双缝干涉实验被誉为最离奇的实验之一,甚至它还揭示出了有关平行世界的秘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双缝干涉实验是什么?要想知道双缝干涉实验为我们揭开了怎样的秘密,首先我们就得先来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双缝干涉实验。
实际上,双缝干涉实验是一项致力于展示光子或者电子等微观物质所能呈现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物理实验。简单来说,通过双缝干涉实验,我们便能够知道光究竟是以粒子还是波的形式存在的。
从实验操作上来看,双缝干涉实验并不难。最初版的双缝干涉实验是在1807年的时候由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所发起的,因此,双缝干涉实验也被称作为“杨氏双缝实验”。
在此之前,物理学界一直坚持着牛顿的看法,认为光是以“粒子”的形式存在的。而托马斯·杨一直却认为光实际上与声音的传播形式类似,这也代表,光在托马斯·杨眼中是有可能以“波”的形式存在的。
托马斯·杨
为了研究光究竟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的,托马斯·杨开启了著名的双缝干涉实验。
最初,托马斯·杨准备了一根蜡烛、一块留有两条缝隙的遮挡板以及一面墙壁便展开了这项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托马斯·杨先是将蜡烛点燃,使得光源出现。紧接着,托马斯·杨将蜡烛放置在遮挡板后,开始观测遮挡板在墙壁上所呈现出的模样。
如若是光是粒子的话,便会直接穿过双缝,在屏幕上显现出两块明显光斑。而如果光是波的话,那么在传播过程中便会如同“水波”般相互干涉,那么最终便会在屏幕上呈现出明暗相间的条纹。
通过实验,托马斯·杨发现在屏幕上出现了条纹,而这个条纹在后来也被人们称作为“干涉条纹”。干涉条纹的出现,证明了光实际上是以“波”的形式存在的。
争议重重的实验结果虽然通过托马斯·杨的初代双缝干涉实验,我们能够知道光是以“波”形式存在的。但这项实验结果在物理学界却没有被完全认同,我们熟悉的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便通过“光电效应”证明了光实际上还是以“粒子”形式存在的。
就此,关于光究竟是以怎样形式存在的,便成为了物理学界始终难以被解决的难题。
随着争议的不断升级,双缝干涉实验也在不断迭代升级,越来越多的物理学家开始重新做起双缝干涉实验,以求来寻找“光”的答案。
在1924年的时候,路易·德布罗意创造性地提出了“波粒二象性”的说法,认为光实际上是可以同时以波和粒子形式存在的。这说明了,其实谁都没有错,光本身就具有两种不同的存在模式。
而在之后,各种不同版本的双缝干涉实验也出现了,只不过无论科学家如何改变实验装置,实验结果都是不变的。
只要有机器监视着光子,那么屏幕上就只会出现光斑。而如若机器不监视着光子,那么干涉条纹便会出现,就如同光事先知道了人类有无在观测它一样。
科学家们开始逐渐意识到,微观世界中的“因果律”很有可能与我们所认知的规律是相反的。在微观世界中,很有可能存在着“先有果,后有因”的现象。如若这一理论是真的,那么我们的世界观很有可能将被重塑。
平行世界的存在双缝干涉实验不仅冲击了人们对于因果律的看法,同时也为我们揭示了平行世界的存在可能性。
通过实验,我们能够知道量子实际上很有可能是存在着“叠加态”与“量子坍塌”现象的。当一个光子从光源处发射后,它既可以是一种波,也可以是一种粒子,光既通过了左边的缝隙,同时也通过了右边的缝隙,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叠加态。
放眼整个宇宙中,我们的宇宙也很有可能将会随着我们选择的不同而分裂成不同的宇宙。在人的一生当中,我们要面临着无数的选择,每一次的选择都会将我们引到不同的道路上。
这对我们来说就像是在走一条分岔路,我们选择了其中的一个路口,并不代表另外一个路口不存在。在另外一条道路之上,也很可能存在着另一个我们在其中行走。
不同的选择,指引我们来到不同的平行世界。如今我们所存在的世界,也很有可能只是万千个平行宇宙中的一员。
结语作为历史上最离奇的实验之一,双缝干涉实验大大颠覆了我们对于物质存在的看法。或许在宇宙之中,真的存在有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宇宙,也存在着无数个不同的“我们”。我们在各不相干的宇宙中生存,永远不会知道对方的存在。
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在大厂蜂拥入局之下,元宇宙的概念快速引爆舆论场和资本市场。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元宇宙的投融资规模超过2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22%。而就在最近,国内 MR 厂商燧光科技宣布完成共计1.25亿元A4轮融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丨首席商业评论,作者丨李佳蔓 蒋建伟 刘理泽“元宇宙”一词出自 1992 年的出版的《雪崩》这本科幻小说,在小说里,人类通过数字替身,在虚拟三维空间中生活,作者将人造的空间称为元宇宙。元宇宙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更像是一个
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以来,探索宇宙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学家希望破译宇宙的奥秘。科学家希望破译宇宙的奥秘。目前,我们观察和探索的范围还很有限,甚至毫无价值。
高考报考阶段已到尾声,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开始考虑和准备出国留学,相信你很需要这篇文章。这么全的艺术留学咨询,除了我们51艺术留学网,你还能去哪里找!!!看好了,是艺术留学咨询,不是留学咨询!艺术标签英国:艺术类院校有综合性大学的艺术院系,
你方唱罢我登场,继文玩核桃之后,文玩葫芦成为玩家手中的新宠,文明葫芦玩的便是一个风雅,一个小巧小巧。大部分葫芦高度会在8cm以下,4—6cm就很不错,假如比这个还小,那实属佳构。终究挑选文玩葫芦有什么技巧呢?听小编一一道来。 挑选葫芦几大要
【科学预防近视 看看眼科专家的建议】 01用眼注意劳逸结合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的时间,避免过多使用电子产品,即使是看纸质版的阅读物,也应该尽量缩短持续阅读的时间。向窗外远眺,多看看远处的物体和绿色的植物。视远与看近相结合,放松眼部肌肉,使眼睛
近日,云南红河湾塘小学在开学视力抽检中全校500多名学生无一近视近年来该校不仅保持着近视率为零的纪录双眼视力5.2的学生更是高达80%很多人羡慕 但真要做到如此难度不小△湾塘小学的学生测视力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近视人口高达
10月15号是国际盲人日,生活中很多不良的用眼习惯和眼部疾病都在悄悄偷走你的视力,跟着医生一起了解爱眼护眼的小知识。据统计,我国80%以上的盲症患者来自50岁以上人群,医生介绍,白内障、青光眼、黄斑病变等眼科疾病都有可能致盲,其中致盲率最高
今天(10月13日)是世界视力日。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到52.7%。我们该如何保护孩子们的视力呢?保护视力、预防近视是童年时期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课。眼科医生提示,由于低龄儿童自控力尚未形成,更没
央视网消息:今天(10月13日)是世界视力日。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到52.7%。我们该如何保护孩子们的视力呢?保护视力、预防近视是童年时期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课。眼科医生提示,由于低龄儿童自控力尚